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晟鵬技術創始人成會明院士團隊的項目“新型二維材料的創造、制備與物性研究”榮獲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億咖通科技與COVA ACQUISITION CORP.宣布合并上市,估值38.2億美元,加速下一代汽車智能科技研發
2022年5月12日,Amprius公司宣布與一家特殊目的公司Kensington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NYSE:KCAC.U)達成業務合并協議,合并完成后公司將命名為Amprius Technologies,估值13億美元。該筆交易計劃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
東方空間(山東)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老股東鼎和高達擔任財務顧問。
4月2日下午我們成功舉辦了商業航天研討會,此次活動有幸邀請到5位重量級嘉賓:東方空間聯合創始人和CEO 姚頌、耕宇牧星創始人和CEO李冠群、納飛科技創始人和CEO蔡建、宇航推進副總裁鄧智勇以及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徐浩,分別從火箭整體、衛星整體、衛星產業鏈、火箭產業鏈及航天的商業價值應用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對中國商業航天的真知灼見。
創新型工業AI-PaaS平臺提供商遠舢智能已于近日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國內頂級投資機構賽富投資基金領投,上海國資委旗下上實國際創投和國內一線知名機構鼎和高達跟投,同時老股東東方富海、六脈資本持續加碼。頂級創投與頭部產業資本重磅加持,充分驗證了遠舢智能堅定推行的“All in AI& All in PaaS”戰略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遠舢在數字化轉型企服市場的引領者位勢。
高達自三年前開始關注和跟蹤商業航天領域,進入2022年,整個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航天產業無論在商業上還是國際秩序上都承載著新的意義和有別以往的未來。在這個時點,我們再次審視,中國商業航天是否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從火箭發射、衛星組網及應用、產業鏈、發射場、政策以及技術創新等角度來看,是否依然有制約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這些因素在未來會發生哪些變化?我們應如何看待技術創新在商業航天領域的突破,在保證可靠性和大膽嘗試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如何取舍?未來中國商業航天和國家任務之間會是怎樣的關系?商業航天未來是否會發展成為一支獨立的經濟力量?Space X的發展是否對中國商業航天有借鑒意義?
2022年3月18日下午,我們成功地舉辦了高達首次元宇宙投資閉門研討會,窗外雖是北京突如其來的漫天飛雪,但在窗內大家在如火如荼的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此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4位重量級嘉賓,分別從政策端、工業元宇宙、元宇宙社交、元宇宙游戲等方面分享了真知灼見。在圓桌討論環節,我們向嘉賓們發出了“靈魂拷問”,試圖撥開層層迷霧探求投資元宇宙的方法論和底層邏輯。
元宇宙是什么?眾說紛紜,但如果用一句話來定義元宇宙,即元宇宙是人類數字化、智能化高度發展下的虛實融合的社會新形態。完整的元宇宙遠不止好萊塢大片里出現的種種吸引眼球的虛擬世界。就像互聯網對我們生活的改變一樣,元宇宙將帶領人類進入全新的社會形態。元宇宙可以分為三個世界:虛擬世界、數字孿生世界、虛實融合世界。這三個世界相互成就,相互促進,最終實現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完美的融合。而驅動和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六大技術支柱——區塊鏈、交互技術、數字孿生引擎、智能網絡、人工智能、物聯網,經過多年的發展也逐漸迎來了拐點。我們看到層出不窮的“元宇宙+”的項目,元宇宙會顛覆各行各業嗎?底層邏輯是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中國和海外的元宇宙發展形態和發展節奏有何異同?如何去除輿論泡沫后回歸理性?怎樣尋找到元宇宙領域里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