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1月12日至1月19日,美元指數上漲1.15%,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0.48%達到1:7.1932。美國一年期、十年期及三十年其國債收益率均上漲。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65%。比特幣下跌10.39%。以太幣下跌5.21%。大宗商品中,紐約原油價格上漲,而螺紋鋼、玉米期貨及大豆期貨價格則呈現下跌。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舉行發布會】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袁達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不斷強化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構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高質量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工作。全面穩慎評估政策效應。從嚴從細把關各項政策對經濟總量和結構、供給和需求、行業和區域、就業和預期等的影響,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審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全面精準分析系列政策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強化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切實防范“合成謬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蘇社表示,發改委持續出臺重點區域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出臺長三角行動方案,這個方案以一體化建設為重點,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合,推動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截至目前,5方面17項改革任務都取得了積極進展。2023年出臺粵港澳大灣區行動計劃,這個計劃以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為重點,推動大灣區整體營造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規范便捷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循環暢通合作共贏的開放環境。京津冀行動方案目前正在制定過程中,我們將以協同發展為重點,支持京津冀地區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和對接合作,以一流營商環境助力區域高效協同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2023年,我國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也就是CPI上漲0.2%,漲幅比2022年有所收窄。從主要原因看,2022年一些非經濟、非常規的因素導致國際市場能源、食品價格大幅上漲,2023年轉為明顯下降,這是總體情況。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密切跟蹤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變化,抓好包括食品在內的重要民生商品生產供應、產銷銜接、進出口和儲備吞吐調節等各環節工作,保障市場供應充裕、價格平穩運行。我們預計,在基數和周期性效應逐步減弱、市場需求穩步恢復、惠農益農政策持續顯效等各個因素作用下,食品價格具備平穩運行基礎。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袁達表示,今年工作重點是:要下大力氣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提高消費能力、增強消費意愿;要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切實提高投資綜合效益。
【中國2023年度相關經濟統計數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2589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688238億元,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3%,制造業增長5.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2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5.0%;股份制企業增長5.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私營企業增長3.1%。分產品看,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發電機組(發電設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4.0%、30.3%、28.5%。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0.52%。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9823億元,同比下降4.4%;其中11月份增長29.5%,連續4個月增長。
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11.9%、9.3%、8.0%、6.8%、6.2%。12月份,
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5%;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34.8%、13.8%。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5%。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9%、12.8%、12.7%。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7490億元,增長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4005億元,增長8.0%。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418605億元,增長5.8%;餐飲收入52890億元,增長20.4%。全國網上零售額1542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0%。
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3036億元,比上年增長3.0%;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增長6.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9%,制造業投資增長6.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6%。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1735萬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銷售額116622億元,下降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0.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4%。民間投資下降0.4%;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增長9.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3%,快于全部投資7.3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9%、11.4%。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8.4%、14.5%、11.1%;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1.8%、29.2%。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17568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其中,出口237726億元,增長0.6%;進口179842億元,下降0.3%。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7884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3%,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3.5%,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6%。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3%,衣著價格上漲1.0%,居住價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1%,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0%,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1%,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2%。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13.6%,鮮菜價格下降2.6%,糧食價格上漲1.0%,鮮果價格上漲4.9%??鄢称泛湍茉磧r格后的核心CPI上漲0.7%。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3.0%;12月份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3.6%;12月份同比下降3.8%,環比下降0.2%。
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032萬人,女性人口68935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9(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648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1.3%;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4%。從城鄉構成看,城鎮常住人口932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7700萬人,減少1404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個百分點。
信息來源:國務院、國家統計局、華爾街見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