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的全面放開悄然開始,這一年的經濟復蘇之路有風有雨、暗礁密布,在微觀層面上卻也不乏突破創新和勃勃生機。
回顧2023年的中國航天,可謂精彩紛呈、成績斐然:載人空間站進入常態化運營新階段,國家太空實驗室開始正式運行,載人登月任務啟動實施,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發布,軌道級航天發射總量創歷史新高,復用航天器技術取得重要突破,一箭多星紀錄兩度被刷新,發射入軌的衛星和航天器數量刷新記錄,國家級巨型星座星網和多個民商星座組網按下快捷鍵……
2023年全球軌道級發射再破新高達到223發,中國的火箭發射刷新2022年的64發紀錄,達到67發,僅次于美國的116發,位居全球第二。
圖片:全球航天發射統計(來源:Space Stats、觀察者網、新浪網)
就發射主體而言,國家隊54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47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旗下ExPace)6發、以及中國長征火箭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1發。其余13發被民營火箭包攬:星河動力7發、星際榮耀2發、藍箭航天2發、中科宇航1發、天兵科技1發。按照火箭定位來界定,商業航天發射市場除上述民營火箭之外,還可以包括CASC旗下長征十一號、CALT旗下的捷龍三號、CASIC旗下的快舟一號,國家隊旗下的三款商業運營火箭2023年共發射9次。民營商業火箭13發與國家隊商業火箭9發合計22發,意味著2023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占全年發射量近1/3。
除發射次數外,中國商業火箭在新型火箭種類、發射成功率、技術突破等方面創出新高。其中,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實施6次發射;長征十一號火箭全年2發2成;捷龍三號火箭成功執行首次應用發射任務;力箭一號遙二火箭成功實施“一箭26星”發射;谷神星一號火箭發射6次成功、1次失利,其中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一)火箭成功實施中國民營火箭公司首次海上發射任務;朱雀二號實現液氧甲烷火箭的全球首次入軌發射;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技術驗證取得階段性進展;天龍二號火箭成功首飛……
火箭發射次數的突破來自發射需求的增長,2023年中國航天器發射載荷超200個,也創下歷史新高。除了世界首顆高軌SAR衛星“陸地探測4號”、首顆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26號、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海洋三號01星等國家任務衛星成功入軌外,商業衛星組網也在有序進行:光學遙感星座吉林一號、低軌氣象探測星座天目一號、窄帶物聯網天啟星座、中國交通VDES星座、實時遙感混合女媧星座、通導遙一體化星池星座等。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多顆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的入軌和在軌測試,有萬顆以上規劃的國家級巨型低軌通信星座以及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這將拉開中國版星鏈建設的序幕,極大地拉動整條產業鏈,為中國商業航天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2015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明確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商業航天,開啟了我國航天由單一政府主導向政府主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轉變。近十年來,中國的商業航天在曲折中前進,行業參與者不斷進行技術驗證和迭代,實現了0到1的突破,無論是火箭發射、衛星制造還是應用開發等各方面均取得明顯進步,但是尚無法實現商業閉環,商業航天的民用需求仍被質疑。但2023年這一點也取得新突破,華為推出的直連衛星手機、時空道宇和極氪共同推出的全球首款衛星互聯網乘用車,使得商業航天進入大眾消費場景,讓人們將衛星互聯網的概念具像化,也看到了隨通導遙應用的進一步拓展,行業及產業鏈各環節商業閉環正在逐漸形成。
在商業閉環形成前,除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外,資本助力是我國民商航天向前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力。根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商業航天領域投融資事件近30起,箭元科技、中科宇航、天兵科技等火箭廠商,中科西光、微納星空、橢圓時空、國星宇航、天輔高分等衛星廠商,易動宇航、星辰空間、空天動力、航天馭星等配套部件及服務商均獲得投資,在整體偏冷的投資環境下,算是可喜的成績。
鼎和高達作為持續關注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投資機構,也欣喜地看到被投企業在2023年取得更多突破:東方空間引力一號首飛計劃穩步推進、自研原力-85百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半系統熱試車圓滿成功;宇航推進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進入批量化量產階段,將和客戶緊密合作實現大推力液體火箭的首飛,同時技術轉化民品業務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
回望2023,“突破”可以算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年度關鍵詞。2024年伊始,東方空間引力一號在山東海陽的海上首發開門紅,將搭載的云遙一號18-20星三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刷新了中國運力最大民商運載火箭紀錄,也創造了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的紀錄。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政策、技術、需求和資本的共振下,民營航天可以伴國家隊共同塑造中國航天星辰大海、欣欣向榮的明天。
圖片:東方空間引力一號海上發射 (來源:東方空間公眾號)
參考資料:
盤點2023中國商業航天:發射最多年份、一箭41星創最高紀錄 (騰訊網)
盤點2023中國航天:大航天時代正在到來(新浪網、觀察者網)
2023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中國航天報)
我國商業航天蓬勃發展,為可復用火箭研發帶來哪些突破(京報網)
新興產業觀察(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甬興證券)
2023,中國商業航天迎來爆發時刻(科工力量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