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6月30日至7月7日,美元指數下跌0.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0.06%達到1:7.2501。美國一年期、十年期及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呈現上漲態勢。黃金期貨價格上漲0.77%。比特幣下跌1.05%。以太幣上漲0.23%。大宗商品中,螺紋鋼、玉米期貨及大豆期貨價格上升,而紐約原油價格則出現下降。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中國決定自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關鍵金屬實行出口管制】
7月3日晚間,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對鎵和鍺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根據公告,鎵相關物項中,金屬鎵(單質)、氮化鎵、氧化鎵、磷化鎵等,以及鍺相關物項中的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二氧化鍺等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商務部自收到出口申請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并在法定時限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而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物項的出口,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批準。根據公告,對鎵和鍺兩種金屬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將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
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性和關鍵金屬,目前鎵的世界總儲量約23萬噸,中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儲量的80%-85%。其中被列入出口管制中的砷化鎵作為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在高頻、高速、高溫及抗輻照等微電子器件研制中占有主要地位;半絕緣砷化鎵材料主要用于雷達、衛星電視廣播、微波及毫米波通信、無線通信(以手機為代表)及光纖通信等領域;氮化鎵作為典型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材料,是新興半導體光電產業的核心材料和基礎器件,在手機快充、5G通信、電源、新能源汽車、LED以及雷達等方面具有遠大的應用前景。
鍺作為另一種關鍵金屬也被多國列入戰略儲備物資的重要戰略資源。據東方財富證券剛發布的一份報告,鍺常被應用于紅外光學、纖維光纖、太陽能電池、聚合催化劑及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未來在芯片、太陽能電池、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潛在價值。美國地質調查局2016年曾發布過一份統計數據,全球已探明的鍺保有儲量僅為8600金屬噸,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其中美國占全球的45%,其次是中國,占全球鍺儲量的41%。中國鍺的產出主要來源于褐煤礦,開采便利,因此在全球鍺產量中位居前列,近十年來累計供應全球68.5%的鍺。而美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鍺資源儲量國,但自1984年以來,就將鍺作為國防儲備資源進行保護,尤其是近幾年已基本不再進行鍺的開采。
【寧德時代吳凱:新產品充10分鐘電可跑400公里,目標5-7分鐘】
7月6日,在上海嘉定舉辦的2023中國汽車論壇第五屆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上,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寧德時代的新產品充10分鐘電,可以跑400公里,只是比加油略慢一點,有望在2023年推出。未來,寧德時代的研發將實現充5到7分鐘的電,就可以跑400公里。
【美國“小非農”就業遠超預期,加息預期高漲】
7月6日周四,美國ADP就業報告顯示,6月美國私營部門就業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后增加了49.7萬人,為市場預期22.5萬人的兩倍多,遠遠超過前值27.8萬,創下2022年7月以來最大月度增幅。不過,已就業人口年薪同比增長6.4%,較5月份的6.5%進一步放緩。
ADP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表示:“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行業在6月份表現強勁,推動就業崗位的創造高于預期。但這些行業的工資增長繼續減弱,招聘可能在周期后期的激增后達到頂峰。”
受此數據公布影響,鷹派預期陡升,投資者聞風而逃,除美元跌幅縮窄外,債市、股市、原油價格攜手跳水。
信息來源:商務部、海關總署、華爾街見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