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1月13日至2月3日,美元指數下跌0.32%,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0.22%達到1:6.7434。美國十年期及三十年國債收益率呈現下跌態勢,分別收跌于3.3710%和3.5230%。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63%。比特幣上漲24.74%。以太幣上漲16.27%。大宗商品中,螺紋鋼、紐約原油及玉米期貨價格下跌,而大豆期貨價格則呈現上漲態勢。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
美東時間2月1日周三,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后宣布,將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4.25%至4.50%上調到4.50%至4.75%,加息幅度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連續第二次放慢加息步伐,也是自去年3月以來首度一次加息僅25個基點。宣布加息25個基點時,美聯儲的利率指引稱,判斷未來加息程度時要考慮到加息影響的滯后性等一系列因素。上次聲明稱,判斷未來加息速度時要考慮到滯后性等因素。本次聲明的另一大的差別是,稱通脹已一定程度上緩和,但仍高企,上次只是重申通脹仍高。評論稱,緊縮周期可能接近尾聲。
在美聯儲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記者會。鮑威爾說,FOMC正在討論再加息幾次至限制性水平,之后就暫停,美聯儲并沒有探索暫停加息之后再重新開始加息的可能性。他說,政策制定者并不認為現在是暫停加息的時候。關于這里的“幾次”指的是多少次加息,彭博社解讀認為,并非每個人都會認為是兩次,但該媒體認為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再加息兩次,即在3月和5月的FOMC會議上繼續以25個基點的幅度,這將令聯邦基金利率上升至5%至5.25%的區間,這和12月時美聯儲的預期一致。鮑威爾表示,他和他的FOMC同事們做出的預測表明,今年降息是不合適。不過他補充稱,如果通脹下降得更快,那么這將影響政策決策。
【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本次改革借鑒科創板、創業板經驗,以更加市場化便利化為導向,進一步改進主板交易制度。主要措施:一是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二是優化盤中臨時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優化轉融通機制,擴大融券券源范圍。需要說明的是,這次注冊制改革從主板實際出發,對兩項制度未作調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主要考慮是,從實踐經驗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個交易日起波動率相對較低,10%的漲跌幅限制可以滿足絕大部分股票的定價需求。二是維持主板現行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不變,對投資者資產、投資經驗等不作限制。
【中國1月官方制造業PMI 50.1 非制造業PMI 54.4】
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1月中國制造業景氣水平顯著回升,繼連續三個月收縮后重返擴張區間;非制造業景氣水平觸底回升,大幅反彈至去年6月以來新高。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1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12.8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非制造業景氣水平觸底回升。
【美國四季度GDP放緩至2.9%但超預期】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增速為2.9%,高于經濟學家預測的2.6%。這與三季度3.2%的增幅相比有所放緩,但考慮到美聯儲所采取的緊縮措施,美國經濟依然以健康的速度擴張。
美國經濟最大的組成部分——占據GDP約68%的個人消費,增速為2.1%,低于預期,前值為2.3%。雖然個人消費依然實現了正增長,但GDP報告顯示出一些美國消費者面臨壓力的跡象。他們的工資增速未能跟上通貨膨脹的增速,這令他們只能提取此前從政府的疫情救援計劃中積累的儲蓄。物價上漲和借貸成本上升的負擔正在加重,預示著美國經濟前景黯淡。
大約一半的GDP增長來自庫存的增長。政府支出達到了2021年初以來的最大增幅。此外,非住宅固定投資的增加,也幫助提升了GDP數據。拖累GDP的項目包括:住宅固定投資和出口。其中,住宅固定投資暴跌26.7%,凸顯房地產市場的急劇下滑,衰退跡象明顯。出口下降了1.3%。
信息來源:國家統計局、證監會、華爾街見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