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行業動態
1.政策跟蹤
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發布新一輪《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堅持小客車總量調控,倡導居民減少開車通勤,但是政策同時也鼓勵車輛換新,品質升級,電動化、智能化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白皮書》提出 上海要持續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完善基礎設施配套,2025 年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占比超 50%,公交汽車、巡游出租車等新能源占比超過 80%, 2025 年上海將建成充電樁 76 萬個,換電站 300 座,車樁比
不高于 2:1。上海要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強化制度保障。力爭到 2025 年塑造 3 個以上具有上海標識度的品牌,輔助自動駕駛(L3)占新車生產比例超 70%;高級自動駕駛(L4)在物流運輸、環衛、客運等領域實現應用;出臺規范標準,推動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場景實現商業化試運營;依托浦東立法優勢,推動無人駕駛在特定區域逐步實現商業化運營。
重慶市政府于10月27日發布《重慶市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2022—2025 年)》政策解讀,政策指出到 2025 年,有條件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量產和規模化應用,形成滿足高度自動駕駛要求的智能網聯技術體系,關鍵技術領域的本地支撐能力超過80%,在國內率先建成適配更多車企和通信設備企業產品的 C-V2X 網絡;到2025年全市建成充電樁超24萬個,新建小區將全部覆蓋。
三亞市政府于10月31日印發《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提出以社會運營領域為突破口,聚焦“公務、巡游、網約、租賃、物流”等應用場景,打造三亞換電車輛推廣樣板工程,試點期內換電車輛推廣4500輛,其中社會運營領域3500輛,私人領域1000輛。試點期內換電站建設完成25座,其中2022年建成10座,2023年建成15座。構建與全市交通運力相契合的充換電服務網絡體系,充換電服務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1. 汽車板塊公司陸續公布三季報
部分公司Q3單季度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如下:1)乘用車:比亞迪(116%/350%)、長城汽車(29%/81%),2)一體化壓鑄:文燦股份(55%/扭虧為盈)、嶸泰股份(66%/116%),3)智能化:德賽西威(67%/41%)、華陽集團(41%/46%),4)空氣懸架:中鼎股份(25%/23%)、保隆科技(23%/-48%),5)熱管理:三花智控(34%/33%)、銀輪股份(20%/148%),整體表現亮眼,原因包括政策支持燃油車銷量復蘇(Q3銷量同比增14%)、新能源車維持高景氣度(Q3銷量同比增107%)、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22Q3鋼鐵、銅、鋁、橡膠、塑料同比分別為-31%/-14%/-13%/-5%/-6%)等。
2. 特斯拉宣布降價,將促使行業競爭加劇
特斯拉宣布,中國市場 Model 3 降價 1.4 萬元至 26.59 萬元起, Model Y 降價 2.8 萬元至 28.89 萬元起。特斯拉作為行業標桿,其產品定價也會影響其它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存空間,隨著中國市場上特斯拉供給釋 放,特斯拉降價促銷勢必加劇競爭。一方面,特斯拉上海臨港工廠擴產完成,產能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隨著德國柏林工廠產能爬坡,會逐漸頂替上海臨港工廠供貨歐洲市場,上海臨港工廠也會更加專注于供貨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市場上供給釋放,交付周期明顯縮短,存在降價促銷動機。
3. 英特爾Mobileye登陸納斯達克
10月26日,全球自動駕駛巨頭、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Mobileye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代碼為“MBLY”。據悉,這是美國今年第四大企業IPO,第一大芯片企業IPO。Mobileye的發行價為21美元,高于此前的招股價區間18-20美元。英特爾總共出售4100萬股Mobileye股票籌得8.6億美元,對應估值為170億美元,略高于2017年收購該公司時付出的153億美元。截至10月27日午間,其股價為28.97美元/股,漲幅37.95%,總市值逾230億美元。
4. 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官宣倒閉
福特汽車10月26日宣布,汽車自動駕駛技術開發項目Argo AI 將被關閉解散,其成員與部分零部件將分別納入福特汽車公司與大眾汽車公司。Argo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匹茲堡,由谷歌自動駕駛前硬件負責人Bryan Salesky和前任優步自動駕駛分部工程負責人的Peter Rander創建。福特在2017年向該公司注入了10億美元,大眾汽車于2020年投資了26億美元。但在資本寒冬中,Argo無法吸引新的投資者,并錯過了在2021年推出商用robotaxi的最后期限。福特表示,“計劃將資本支出從Argo AI正在開發的L4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轉移到內部開發的L2+/L3技術上。”而大眾則表示,正在將工作重點重新放在其自動駕駛軟件子公司Cariad上。
新車上市速覽
1. 上汽飛凡R7:是飛凡汽車首發旗艦,定位中大型 SUV,外觀設計上采用流線溜背造型,采用大尺寸一體式三聯屏,外加全球首發量產的華為 AR-HUD,3+1 巨幕被譽為“智能座艙界屏霸”,入門款帶電量 77 度,全系標配換電架構,支持換電,實現 CLTC 續航里程 551km,補貼后售價 28.99 萬元起,車電分離模式售價 20.59 萬元起。換電網絡方面,上汽集團攜手中石化、中石油、寧德時代,計劃 2022 年建成換電站 40 座,2023 年建成 300 座,2025 年建成 3000 座。換電網絡將兼容上汽集團旗下飛凡、榮威、名爵、大通等多個品牌車型。
2. 路特斯ELETRE:純電Hyper SUV,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提供運動版S+和賽道版R+兩款版本可選,售價分別為82.8萬元起與102.8萬元起,綜合最大功率分別為450kW和675kW,新車的后橋電機匹配有兩擋自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分別為4.5秒和2.95秒,CLTC續航里程分別為650km與560km。配備34個傳感器,包括4顆激光雷達,分布于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另外還有2顆4D成像毫米波雷達、4顆角毫米波雷達、7顆800萬像素攝像頭、4顆200萬像素環視攝像頭、12顆超聲波雷達和1顆布置于車內的注意力檢測攝像頭。
3. 廣汽豐田bZ4X:一汽豐田bZ4X,豐田e-TNGA架構的首款純電SUV,補貼后售價19.98-28.78萬元,有兩驅和四驅車型可選,其中兩驅車型搭載最大功率為150kW的驅動電機,而四驅車型的前后電機最大功率都是80kW。提供四種CLTC續航里程供消費者選擇,其中兩驅車型的CLTC續航里程分別為400km和615km;四驅車型的CLTC續航里程分別為560km和500km。一汽及廣汽車型在外觀、價格、續航及性能參數方面相似度較高,除氣囊數量、天窗類型、揚聲器數量等細微差別外,廣汽豐田車型的配置優勢在于制動能量回收和遠程啟動功能,而一汽豐田這邊則額外提供了后排座椅加熱功能。
4. 歐拉閃電貓:純電中型車,補貼后售價為18.98-26.98萬元,提供兩驅和四驅車型,其中兩驅車型的CLTC續航里程有555km和705km兩種可選,四驅車型的CLTC續航里程則為600km。
5. 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售價39.98萬元,搭載領先的高階智能駕駛硬件套裝,雙英偉達Orin X提供高達508TOPS的底層算力驅動, 包括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高清攝像在內的31個傳感器可提供360度感知。依托于百度Apollo高階自動駕駛全套能力,在特定場景下已達到L4級自動駕駛能力,外觀高度還原了概念車的前瞻設計,車外門把手、中控按鍵等都不是直接物理操控,車尾搭載主動式升降尾翼,可根據車速自動控制。前后雙電機配置,雙電機峰值總功率400kW,搭載100kWh三元鋰電池,續航600km。
6. 愛馳U6:純電轎跑,推出Play版和好聲音特別版,補貼后售價均為21.99萬元,搭載63kWh電池包,CLTC續航里程為505km,其中好聲音特別版限量發售,Play版支持更大電池容量選裝,加 1.8萬元選裝72kWh電池包,可將 CLTC續航里程提升至590km。
高達投資企業動態
1. 禾賽科技
10月24日,禾賽科技與長安汽車正式達成合作,長安汽車SDA架構下的多款全新車型確認搭載AT128車規級超高清激光雷達;前后主雷達搭載AT128的路特斯Eletre和標配雙AT128的集度ROBO-01分別于10月25日和10月27日上市。
2. 光羿科技
10月12日,哪吒結合用戶需求發布哪吒S訂單用戶權益全面升級,哪吒S耀世版、715激光雷達版、650四驅大版將標配全景隔熱變色天幕(其他版本可選配),由光羿科技提供其變色核心技術——柔性固態電致變色薄膜技術。本次哪吒汽車與光羿科技合作推出電致變色天幕,雙方將共同加速普及電致變色技術在汽車領域的量產及應用,助力汽車天幕智能化發展,共推天幕光熱管理解決方案落地。
3. Momenta
10月11日,作為創新型高技術企業代表,Momenta榮登《人民日報》“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專題報道版面。在標題為“我國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的報道中,Momenta以核心技術實力、科技創新能力,以及亮眼的量產成績贏得《人民日報》的關注與認可。
10月17日,《人民日報》國際版面刊發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積極拓展歐洲市場”一文中,Momenta獨特的數據驅動“飛輪”技術路徑以及在歐洲市場取得的成績獲得《人民日報》關注報道。
數據來源:乘聯會、各品牌官網、天風證券、蓋世汽車、華福證券、湘財證券、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