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至中國證券報,記者金一丹
萬物互聯時代,高精度定位產品廣泛應用于測量測繪、智能駕駛、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多個場景,已成為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的重要基礎設施。
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智能化快速發展,自動駕駛功能對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更是爆發式增長。六分科技總經理金水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精度定位通過地基/星基增強技術實現厘米級定位,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
可實現厘米級高精度定位
金水祥表示,傳統定位由于多重誤差,最多能實現5米-10米精度的定位。“衛星單點定位的精度低,復雜的城市環境誤差一般約為10米-30米。自動駕駛對絕對定位需求無法滿足,需要通過地基增強系統或星基增強系統來提高定位精度。”
“高精度定位通過地基/星基增強技術可實現厘米級定位。”金水祥表示,“地基增強采用網絡RTK算法,使用差分的方式消除誤差的影響,需要通信網絡,時延短,精度高。星基增強通過對衛星軌道、鐘差、電離層誤差等誤差的估計、建模,采用向用戶提供誤差改正參數的方式提高定位精度,覆蓋范圍廣(可以擴展到沙漠等移動網絡無法覆蓋的區域),通信時延長,精度低。地基+星基構成‘天地一張網’,提供廣域范圍內米級、亞米級(星基)與區域范圍內厘米級、靜態毫米級(地基)高精度時空服務。”
據金水祥介紹,六分科技專注于提供高精度定位產品服務,基于覆蓋全國的地基增強網絡,實時接收北斗(BDS)、全球定位系統(GPS)、伽利略(Galileo)、格洛納斯(GLONASS)和準天頂(QZSS)五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信號,通過自主研發的云閣數據解算中心及自研終端RTK算法和融合定位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5系統16頻點、全天候、實時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
▲六分科技網-云-端一體化解決方案
“到2021年底,六分科技服務區域進一步擴大,全國高速網覆蓋率達100%,站點規模接近3000個。”金水祥說。>>>>
高精度定位模組需求量大
研究機構HIS Markit預測,2025年全球新車自動駕駛系統的滲透率為46.9%;2030年滲透率將達到93%,其中L3及L4總滲透率可達31%。
目前自動駕駛獲得位置的技術主要有三種,基于信號的定位:以通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衛星信號進行定位的技術為代表,其他還包括使用WIFI、UWB等信號獲取位置信息等技術;環境特征匹配(CAM):基于視覺或激光雷達定位,用觀測到的特征和數據庫里的語義地圖或特征地圖進行匹配,得到車輛的位置和姿態;慣性導航系統(INS):依靠慣性傳感器獲得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通過推算獲得當前的位置和方位的定位技術。
時空定位作為智能駕駛的基礎要素,是決定汽車在現實社會中確定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關鍵數據。金水祥表示,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必須配備高精度定位模組,隨著L3及以上自動駕駛滲透率的增長,高精度定位模組需求量巨大。
在智能駕駛領域,六分科技與多家車企展開合作,通過Monitor方案實現位置信息接收、坐標數據處理、位置信息輸出等功能,使整個系統能夠及時、安全、可靠運行。此外,六分科技還與嬴徹科技等多個國內外OEM量產項目簽約合作、助力滴滴青桔電單車實現合規使用規范停放。
金水祥表示:“公司產品解決了國內高精度定位上車的合規性問題;給出了定位與地圖信息融合后的置信度信息;完善了高精度定位在車輛安全的整體架構,滿足了車規級功能安全要求。”
>>>>
應用場景多元
除了車端自動駕駛場景應用外,高精度定位產品應用市場還包括傳統市場中測量測繪、形變監測、智能駕考等,大眾市場中共享單車、手機、可穿戴設備等,以及新興市場中無人機、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
在戶外機器人領域,六分科技與智慧農機廠商展開合作,解決傳統農機夜間不能作業,需要人力來駕駛運營,工作效率低等痛點。“無人駕駛農機利用高精度定位技術,作業不受光線干擾,可以實現夜間作業,節省人力成本,作業質量較傳統農機更高。”金水祥說。
在無人機領域,無人機產品在農業植保、測量測繪、電力巡檢等行業廣泛應用,大大提升了各行業的作業效率。金水祥表示:“六分科技提供高精度服務,與終端硬件廠商緊密合作,為無人機產品提供實時厘米級定位的能力。”
六分科技還參與到了工信部以及中國電信北斗相關項目。“隨著北斗三期順利組網完成,國家大力推廣北斗在各個行業的應用。”金水祥說,“六分科技與北斗上下游單位、企業密切合作。中國電信作為國內運營商,在5G推廣過程中,在車路協同方向上引入北斗高精度定位與5G進行融合,公司也高度參與其中。”
機構表示,高精度定位市場近年來持續發展,2010-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6%。國內厘米級應用高精度芯片、模塊和板卡年內總出貨量超過100萬片,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農機、工程機械、測繪儀器、機器人和物聯網終端等,高精度應用明顯呈現泛在化和規模化趨勢。